潞安化工司馬煤業:把民生工作做到職工心坎上 | |||
煤炭資訊網 | 2022/9/26 22:41:07 人物展示 | ||
沒有一種情感,比溫暖民心更動人。 井口餐廳內,剛剛享用過豐盛午餐的綜采隊職工關宇峰接過麥克風給剛升井的職工演唱了一首《紅日》,井口餐廳變身音樂餐吧,充滿激情的歌聲讓在座職工掃除了一天的疲憊,響起了如雷的掌聲。 農家小院內,正在舉行結婚儀式的運輸隊職工李哲宇迎來了“不速之客”,潞安化工司馬煤業公司工會把精心準備的結婚慰問品送到了這對新婚夫妻手中,并給父老鄉親帶去了精彩的文藝表演。 充填開采現場,“送文化進基層”小組為項目主要負責人李曉鵬現場過生日,并邀請他的妻子作為神秘嘉賓來到了現場,活動現場溫情滿滿。 ........ 乘著喜迎黨的二十大的和煦春風,一件件惠民實事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職工的幸福感蹭蹭上漲。司馬煤業始終堅持發展和民生“兩手抓兩手硬”的理念,在推進礦井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大力推進民生工程建設,從解決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以情感人,以情動人,把民生工作做深一層,更細一步,真正做到了關愛職工有溫度,服務職工有厚度。 新環境: 煥然一新辦出惠民實事 職工澡堂升級改造、停車場擴建硬化、職工餐廳桌椅換新升級、公寓樓添置新床位......衣食住行、件件關情,翻開“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清單,每個項目的最新進展情況及項目落成時間一目了然。 職工想什么、需什么、盼什么,就是“辦實事”的落腳點。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公司各項公共基礎設施出現不同程度的緊缺、老化、損壞,給職工生活帶來不便。公司領導班子持續轉變工作作風,直插現場,深入一線,聊生產、拉家常、問困難,了解實情,傾聽民聲,及時了解掌握職工群眾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制定了“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清單,實時跟進工作進展,使職工暖心更定心。 環境升級,服務也更加走心。該公司在職工澡堂增設便民理發室,不出礦區秒變“精神小伙”;將井口餐廳打造成“音樂餐廳”,購置麥克風、音箱等設備,使剛升井的職工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充分地釋放職場壓力;優化洗衣房作業流程,為職工提供工作服全天候水洗、烘干、縫補、熨燙、分發等服務;持續優化升級菜品種類,力求精益求精,不僅有五谷漁粉、烤肉拌飯等網紅小吃,還有鹵雞腿、鹵鳳爪、鹵豬蹄等精致鹵味,在主食上也不斷推陳出新,推出蔬菜面,牛肉面,老干媽炒飯、菠蘿炒飯等精致主食,加上4D精細化管理機制的加持,可謂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白菜價格,星級品質。職工朋友圈頻繁“曬飯”,就是溫暖和幸福的最佳評判。 新舉措: 文藝繁榮送出幸福滋味 為民服務,永不止步。在滿足職工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上,公司大力實施聚力工程,把職工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關注職工的文化生活需求,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的職工凝聚力。 “送文化進基層”是該公司工會的品牌項目,截至目前累計開展30余場。文藝工作者們深入基層,走進隊組,走近職工,為職工送體育器材、送文化演出、送安全囑托,豐富多樣的趣味性團建活動更極大地增強了隊組的凝聚力。今年以來,該活動再次提檔升級,緊密結合黨政中心工作,開展了重點工程專場、勞動模范專場、疫情防控專場、退伍軍人專場等主題系列活動,活動目的更加突出,服務對象更加精準,融合作用更加強勁。此外,在五一勞動節期間,該公司還發起“慶五一云文藝”、“慶五一職工書畫云展”活動,文藝愛好者走上“云端”,成為“主角”,吸引了職工們的評論點贊轉發,單篇瀏覽量均在2500左右。 文藝繁榮豐富了職工們的精神生活,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一系列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的文藝作品應運而生。從礦嫂視角出發送給百米井下采掘光明的礦工丈夫,表達對丈夫滿滿的愛的《礦工的妻》,到自編自演自導安全幫教小品《家宴》,再到歌頌礦工在高質量發展的一流能化企業集團中勇擔重任、無私奉獻的《誰最美》,一個個原創文藝作品是黨政深度融合的真實寫照,是職工幸福安康的生動注腳。 帶著感情做事,職工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除了送文化,該公司還開展了新婚送禮、生育慰問、生日送蛋糕券、生病送慰問金等系列特色暖心舉措,讓職工于細微處感受到了‘娘家人’的溫暖。該公司還常態化開展夏送清涼、冬送溫暖、為困難員工送關愛、為貧困子女送助學金,連續多年送健康體檢項目、增開心理咨詢工作室、法律咨詢室活動......一個“送”字串聯起了用責任和愛心書寫的“幸福樂章”,奏出和諧司馬的強勁音符,釋放著幸福的能量。 近年來,公司不斷修訂完善《工會會費使用管理辦法》、《困難職工幫扶基金使用與管理辦法》,增加婚喪嫁娶、到齡退休、重病慰問、突發意外事故等關乎職工生活的條款,在涉及員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上積極為職工排憂解難,用更多更全面的人文關懷,讓職工切實感受到“家”的溫度,實現物質方面足足的,精神層面暖暖的,件件實事如同春日和煦的陽光般溫暖著每個職工的心田,成為他們干事創業的力量源泉。 新政策: 崇技尚能獎出蓬勃干勁 機電二隊技術員王少華在過去的一年,攬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兩項,集團創新成果五項,省級創新成果獎一項,因此收獲了數額不菲的經濟獎勵,讓人羨慕不已。 價值成就你我就是要激活職工的內生動力,把技能人才的生產力解放出來,使基層職工干有方向、干有途徑、干有激勵。該公司持續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向管理要效益,向改革要利潤,不斷完善創新激勵機制,《公司技能人才培養方案(試行)》、《職工技術革新管理辦法》等政策相繼出臺,技能鑒定、師帶徒、技術比武、安全教育培訓、創新創效、精品隊組建設,件件有舉措,項項有獎懲,知識、技術成為收益分配新要素,“薪隨技動”成為現實。 與此同時,為提升職工創新的積極性和“含金量”,管理職能部門從“守株待兔”變為“上門營銷”。“職工們只要提出問題,我們就派專人進行協調,很多職工會干不會寫,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建立完善了職工技術創新成果會診制度、對技術創新的可行性、實用性進行綜合評定,對設計細節提供可行性建議,職工們的研究費用也在合理范圍內予以報銷。”總工辦副主任李金華介紹道。 全方位服務、全流程管理給職工吃下了放開膽子搞創新、做研究的定心丸,去年共完成各類職工創新、小改小革項目161項,累計為公司創造經濟價值1700多萬元。李樹培創新工作室被命名為“山西省能源行業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工作室完成創新項目累計49余項。 該公司還以職工雙創基地的技術創新平臺為人才矩陣,推出《職工雙創基地云課堂》系列短視頻,在司馬煤業公眾平臺刊播,公司首席技師、高級技師、技術能手等技能人才走上“云端”,成為“主角”,進一步擴大傳幫帶示范引領輻射區。 一項項民生實事,之所以在群眾中產生強烈反響,就是因為付出了真心、傾注了真情、辦出了實效。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司馬煤業將讓更多溫暖流淌進職工心窩里,我們的礦區也會更加絢麗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