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22斤硬幣賠償員工被罰!法律沒有空子可鉆 | |||
煤炭資訊網 | 2022/9/27 21:11:21 一事一議 | ||
圖片來源:大河報 用人單位無故開除員工,支付賠償是理所應當的事。然而,在這樣一件于法于理都無可爭議的事情上,卻總有個別格局不大的企業節外生枝,存心給離職員工“找不痛快”。近日,在湖南長沙開福區人民法院仲裁的一起勞動爭議案件中,當事企業便又使出了“硬幣賠款”的低級手段。 此前,尋求仲裁的員工小蘭(化名)上班十余天,就被某健康管理公司無故開除,經勞動仲裁,公司應支付工資及賠償金共計10000元。由于小蘭入職時間很短,賠償金額不大。然而,就是為了這筆10000元的賠償款,該公司竟然特意指示員工,通過多家銀行兌換了122斤重的硬幣,以此刁難小蘭。面對企業的“惡意賠償”,小蘭向法院維權。最終,法院認定涉事公司的蓄意兌換行為具有明顯的消極對抗執行意圖,阻礙司法工作人員執行職務,依法對涉事公司罰款5000元。 雖然這筆罰款不多,但對涉事公司而言,無疑是一個“偷雞不成蝕把米”的結果。法院的處罰決定,一方面維護了離職員工的應有權益,另一方面也讓很多網友倍感解氣。之所以說“解氣”,在于此前已經出現過多起類似事件。在其中幾起用大量硬幣支付勞動賠償的事件中,涉事公司的做法雖然也得到了糾正,卻并未受到明確的司法處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把大額現金兌換成硬幣,再把硬幣搬到員工面前,雖是一件麻煩事,但在那些心態扭曲的企業經營者看來,只要能給與公司發生矛盾的員工添堵,就算麻煩一點,也是“值得”的。沒有明確的司法處罰,意味著某些人會把這種做法當成“零成本惡心員工”的方式。受到這種不公對待的員工,雖然有進一步維權的途徑,卻也難免令人不悅,甚至因為不能及時得到賠償,遭遇其他生活上的麻煩。 這種企業行為背后的陰險心思,如果不能得到有力遏制,很可能對想要尋求勞動仲裁的員工造成心理壓制,讓他們擔心:自己會不會也在維權后被公司“惡心”?從這個角度上看,司法機關對此類企業越寬容,對勞動者的傷害就越大。在湖南長沙開福區這起案例中,法院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別以為法律的空子那么好鉆。“消極對抗執行”這一法律概念,還應深深刻入企業經營者的腦海中,使其認識到法律也是有“牙齒”的,切不可輕慢待之。 法院在勞動仲裁中做出的判斷一旦生效,便具有強制性。這種強制性不僅要求被判賠的對象必須按時足額支付賠償,也要求被判賠的對象切實承擔責任、尊重司法權威。對于在勞動契約關系中存在過錯,因此需要賠償員工的企業而言,用巨量硬幣支付賠償,其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給對方制造麻煩。這不僅說明涉事企業對自身過錯毫無悔意,也生動展現了這家企業是如何看待員工的。 當然,法院做出判斷不能只憑主觀推測,而必須講證據。在這起案件中,法院正是通過詳細的調查,發現該公司故意兌換硬幣,而非使用手頭現金直接支付賠償的行為,這才對其行為作出定性。司法機關作出的裁定必須受到尊重和配合,是建設法治社會的必要條件,在這起案件的指導之下,未來再有公司想“惡心”員工時,最好還是先掂量掂量。(楊鑫宇)
|